第(3/3)页 一进入平章殿,辞帝便屏退所有人,像老慈父一般,对纪辞嘘寒问暖。 当然,大部分都是旁敲侧击地询问,陶融对她如何? 陶融有没有表现出,对西陶的思念? 陶融是不是经常和西陶书信往来…… 纪辞也猜到,辞帝对于陶融这个异国人的身份,还是非常芥蒂。 “皇叔叔大概不知道,陶融童年不幸,在西陶被人排挤欺凌。就连前来大辞为质,也是被人设计。西陶对他而言,几乎没有任何挂念。” “辞丫头,陶融还有个母妃在西陶。若是西陶人拿杨采女威胁他,他难保不会背弃大辞。” 陶融在西陶的事,他从未主动提及,她还是从萧问渠口中得知的。 对于杨采女,她只知道,陶融与她情分不深。 “辞丫头,陶融对你虽好。不过,母子之情,不是说断便能断的。陶融若能为大辞所用,确乃不世之才,来日,定会出将拜相。若陶融为西陶卖命,则大辞危矣。” 纪辞只是略略犹豫,眼底又恢复了坚定,“皇叔叔身为一国之君,如此担忧,不无道理。甚至说,大辞上下都是如此看待陶融。” “正因如此,我更要坚定不移地站在他身后。否则,陶融该多寒心。” 辞帝面色变了变,“辞丫头,家国大义与儿女私情,你当分个轻重缓急。” “皇叔叔,至少,陶融现在一心效忠的是大辞。” “辞丫头,你可知,防患于未然。” “难道,要因为一个可能的猜测,便要给陶融定罪吗?这样做,与滥杀无辜有什么区别?” 辞帝勃然大怒,腾的一下站起来,“放肆!你……” 辞帝话还没说完,猛地吐出一口鲜血。 纪辞吓得似木头桩子一样,愣在原地,半晌才回过神来,“皇叔叔,我不是故意的。” 一直以来,她都只是听说,辞帝身体不行了。 亲眼看到辞帝在她面前吐血,这无疑是给了她强大的视觉冲突。 辞帝熟练地擦了擦嘴角的鲜血,“此番,若陶融当真能脱险,朕会设法,将杨采女接来大辞。” 第(3/3)页